您的位置: 首页 > 算命 >

周公姬旦的故事(成语故事之周公姬旦:握发吐哺、惩前毖后)

洛阳抹不去的记忆是周公,洛阳人在老城的西关外营建了周公庙供人们游览凭吊。

周公姬旦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,周武王姬发的弟弟,因两次辅佐周武王伐纣,并制作礼乐。因采邑在周(陕西宝鸡),爵为上公,故称“周公”,被儒家尊为“元圣”。周公旦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思想家、教育家。

周文王去世后,周武王姬发即位,以太公望(姜尚、姜子牙)为国师,以周公为辅相。在周武王周围,太公姜尚辅佐武王专责杀伐决断,周公辅佐武王注重敬德布政,说白了就是今天的做思想政治工作,团结诸侯,凝聚周国力量。

周商牧野之战(约前1046年),商军溃败,纣王登上鹿台,自焚而死。第二天,周公把大钺(一种兵器,也作礼器),召[shào]公姬奭[shì]把小钺,在武王左右,正式宣布殷商灭亡,周朝取而代之。

洛阳周公庙

周公建洛阳。灭掉殷商之后对如何处置殷商遗民和上层贵族的问题,武王把原来商朝直接统治的地方,分成三部分,邶由纣王之子武庚禄父掌管,卫由蔡叔度掌管,墉由管叔鲜掌管,史称“三监”(也有的说管叔、蔡叔、霍叔称为“三监”)。武王深感周朝京都镐京(今陕西西安,称宗周)对管理殷商遗民的局限性,从战略层面出发,就安排召公到洛阳去考察地形并选址营建成周(洛阳)。召公选址完成后,周公旦又去考察并占卜,认为可以营建洛阳。

灭掉殷商第二年,周武王姬发去世,姬发的儿子姬诵即位,是为成王。周成王年少,周公摄政当国。管叔、蔡叔勾结纣王的儿子武庚,并联合东夷部族反叛周朝。周公奉成王之命,举兵东征,顺利地讨平了“三监”的叛乱,诛斩管叔,杀掉武庚,流放蔡叔,收伏殷商遗民,并乘胜向东方进军,灭掉了奄(今山东曲阜)等五十多个国家,把周的势力延伸到海边。武王克商只是打击了商王朝的核心部分,直到周公东征才扫清了它的外围势力,诸侯都宗顺周王朝。

东征平定“三监”之乱后,对东方辽阔疆域的开拓,迫切要求统治重心的东移。在周成王五年甲子这一天,正式开始大规模营建成周洛邑。三月初五,召公先来到洛邑,经过占卜,把城址确定在涧水和洛水的交汇处,并进而规划城廓、宗庙、朝、市的具体位置,五月十一日规划成功。第二天,周公来到洛邑,全面视察了新邑规划,重新占卜,卜兆表明瀍水西和涧水东,洛水之滨营建新都大吉。对于周公营建洛邑的过程,在《尚书》中也有有简明扼要的描写,据《尚书·召诰》载:公元前1039年二月的一天,周成王派遣太保召公前往洛邑,勘察建都基地,名曰“相宅”。三月五日,召公到达洛邑,经“卜宅”得到吉兆后便正式奠基动工 。同年三月十二日,周公来到洛邑。二十一日,在举行了盛大的祭祀仪式后,他向殷商贵族和各诸侯国的首领发布了营建洛邑的命令。自此,揭开了大规模营建“大邑周”的序幕。

洛阳洛邑古城文峰塔

据《尚书·洛诰》载:当年十二月,洛邑初步落成。周王朝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大典。周公带领百官,使他们在旧都熟悉礼仪之后,再跟从成王前往新邑。周成王在新邑开始用殷礼接见诸侯,在新都洛邑祭祀文王,这些礼节是非常隆重而有条不紊的。

西周早期周成王时期的青铜器何尊,其内底铸铭文记载了周成王亲政五年时,在新营建的东都成周(今河南洛阳)对其下属“宗小子”的训诰,其中提到周武王在世时决定迁都洛邑(今河南洛阳),即“宅兹中国”,与《尚书》中的《洛诰》、《召诰》、《逸周书·度邑》等文献记载相互印证,意义重大 。

何尊铭文“宅兹中国”是“中国”一词出土最早的见证,表明了洛阳是古中国的所在地,即天下之中。

东征平叛、营建洛邑后,周公的重点工作是制作周礼。周礼和洪范九畴一样,是制度规范,规定大家该怎么做,同时也是社会经验的总结。就如汉高祖刘邦让叔孙通制定礼仪一样,是规范一个王朝的制度。

刘邦在山东定陶汜水北岸正式即皇帝位,国号为汉,定都洛阳。五月,刘邦在洛阳南宫举行了盛大的宴会,以庆祝汉朝的建立,齐人娄敬从山东赶到洛阳,向刘邦建议迁都关中。刘邦接受了娄敬的意见,迁都长安。未央宫建成以后,刘邦在未央宫宴会群臣。因为群臣的出身多为布衣小吏,所以大家不懂也不习惯那些烦琐的宫廷礼仪。有时候在正式的宫廷宴会上,大家常常喝醉了酒,互相乱叫打斗,无法体现皇帝的威严,刘邦对此十分恼火,但苦于无法制止。叔孙通在秦朝时当过博士,懂得宫廷的礼仪,就向刘邦建议,要制定一套宫廷礼节,以提高皇帝在群臣中的威严。刘邦同意了叔孙通的建议,要他制定一套礼仪,以约束群臣。后来长乐宫建成,刘邦在摆筵庆祝时,因为事先根据叔孙通制定的礼仪,先训练了一番大臣们,所以在宴会上,大家都遵守规定的礼仪,在刘邦的面前谁也不敢再吵闹打斗了。刘邦对叔孙通制定的礼仪很满意,对大家说:“今天我才体验到了当皇帝的威严和尊贵!”

周公是孔子心目中的圣人。孔子一生维护并致力于恢复西周的礼乐文化和礼乐制度,收集整理并传播西周以来的文化,而孔子最向往的社会制度也是西周时的社会制度,而这些文化制度的总策划师就是周公,所以孔子崇拜周公,视周公为圣人,并且说经常梦见他。而在孔子晚年,他身体不好时哀叹:甚矣吾衰也,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。

汉初大思想家贾谊评价周公:“文王有大德而功未就,武王有大功而治未成,周公集大德大功大治于一身。孔子之前,黄帝之后,于中国有大关系者,周公一人而已。”

洛阳龙门石窟造像

成语典故一:握发吐哺[wò fà tǔ bǔ]出自《史记·周世家》。

西周时期,周成王继承父亲的遗志,分封诸侯,他封伯禽为鲁侯(鲁国是周公姬旦的封国,而鲁国的第一任国君是伯禽,周公没有去封国做国君,留下辅佐成王),临行时周公告诫伯禽说:“我是文王之子、武王之弟、成王之叔父,在全天下人中我的地位不算低了。但我却洗一次头要三次握起头发,吃一顿饭三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,起来接待贤士,这样还怕失掉天下贤人。你到鲁国之后,千万不要因有国土而骄慢于人。”

三国魏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文学家、书法家,魏武帝曹操在《短歌行》中“周公吐哺,天下归心。”一句,可谓说尽了后人对周公的无限敬仰。

成语原文一:“成王封伯禽於鲁,周公诫之曰:‘往矣!子其无以鲁国骄士。吾文王之子,武王之弟,成王之叔父也,又相天下,吾於天下亦不轻矣,然一沐三握发,一饭三吐哺,犹恐失天下之士。’”

洛阳老照片(来自于网络)

成语典故二:惩前毖后[chéng qián bì hòu]出自《诗经·周颂·小毖》。

周成王继位后,由于成王太小,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摄政当国,协助处理国家大事。

对此,武王的另外两个弟弟管叔鲜、蔡叔度很为不满。他们到处造谣,诬蔑周公辅佐成王是想伺机废除成王,夺取王位。周公是个待人忠心诚实、豁达大度的人,听了这些谣言后,为了不招惹是非,便离开京都,住到外地去避嫌。

管叔鲜和蔡叔度见周公离开了成王,便暗中勾结殷商纣王的儿子武庚,一起发动叛乱,企图篡夺王位。

周成王得到密告,急忙召集大臣商议,可谁也拿不出办法来,急得成王不知如何才好。

一个大臣见了,说:“这事只有周公才有办法处理!”成王一听立刻把周公请了回来。周公来了,成王马上命令周公带兵东征,讨伐叛贼。经过三年的艰苦征战,叛乱终于被周公平息了。接着,周公又忠心耿耿地替成王料理了几年的国家大事,一直到成王长大成人后,便把政权交还给他,让他自理朝政。

正式接管朝政这一天,成王前往宗庙典祭祖先。在祭祀仪式上,成王回顾了以往的历史教训,并说:“我一定要从以前所受的惩戒中汲取教训,小心谨慎地办事,以免再遭祸害。”

汉武帝托孤霍光辅佐太子,画了一幅周公辅成王像,告诫霍光要学周公。

中国共产党在1942年开始的延安整风运动中为反对主观主义、宗派主义、党八股而采取的两条宗旨就是惩前毖后,治病救人,也是正确地进行党内斗争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政策,实行这一方针能够达到弄清思想、团结同志两个目的,使党的建设更加兴旺发达。

成语原文二:“予其惩而毖后患。”

洛阳牡丹

曹操《短歌行》

“对酒当歌,人生几何!譬如朝露,去日苦多。慨当以慷,忧思难忘。何以解忧?唯有杜康。青青子衿,悠悠我心。但为君故,沉吟至今。呦呦鹿鸣,食野之苹。我有嘉宾,鼓瑟吹笙。明明如月,何时可掇?忧从中来,不可断绝。越陌度阡,枉用相存。契阔谈宴,心念旧恩。月明星稀,乌鹊南飞。绕树三匝,何枝可依?山不厌高,海不厌深。周公吐哺,天下归心。”

曹操《短歌行》也是洛阳杜康酒最成功的广告。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