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首页 > 算命 >

沙姓的来源(沙及沙姓来源)

  沙,会意字,读作shā,shà。读音来自其颗粒互相摩擦时发出的声音。本义极细碎的石粒。异体字砂。

沙字从周代金文到楷书(国学大师网)

  一、沙字来历

  在探究沙字之前,先说说沙的成因。沙子形成的原因有三:

  一是风化形成。在地球岩石裸露、降水量少且处于地球季风带的地方,由于日照时间长形成热胀冷缩,使岩石不断崩裂。经过亿万年的风化过程,岩石由大变小,逐渐形成越来越小的颗粒。这种情况一般会形成沙漠。

撒哈拉大沙漠(来自网络)

  二是河水冲击形成。河流源头处于高山岩石之间,在水流和风化的双重作用下,岩石碎裂跌入河中,在水流冲击下相互撞击,并向下游移动。正像我们看到的,河的上游是大石块,河的中游是鹅卵石,河的下游就是细小的沙子。下游的沙子或在河底,或在河边,甚至在河中形成沙洲。

橘子洲(来自网络)

  三是海潮冲击形成。海边的沙滩,亿万年的潮起潮落,把海边的岩石撞击成细小的岩石颗粒。

海南临高金沙滩(来自网络)

  二、字形演变

  沙字,由水+少构成。甲骨文字形尚未发现。金文字形均为周代青铜器铭文,且均为左右结构。其中:“訇[hōng]簋”金文字形,左为水,右为少;“佴伯簋”金文字形,左为水,右为上中下三个小;“休盘”金文字形,左为少,右为水;“无叀[zhuān]鼎”金文字形,水和少混写在一起,左为水省形,右为六个点。战国时期陶文字形与现代字形接近。秦简“云梦日甲”字形把少字写作尐[jié]。篆文整齐化,隶书承接陶文字形,楷书写作沙。

沙字金文字形(西周时期)(国学大师)

  甲骨文中的小和少,都表示极细小的石粒。少字的甲骨文字形是四个点,小字甲骨文字形是三个点。当时人们发现,极细小的石粒往往大量出现在河底及河岸边,于是就在少字基础上加氵(水),作为记录大量极细小石粒的符号。

  《说文解字》认为,“沙,水散石也。从水,从少。水少沙见。”

  用本义。《管子·地员》:剽[piāo]土之次,曰五沙。五沙之状,粟焉如屑尘厉(剽土的下一等土壤,是五种沙土。五种沙土的性状,细碎得有如粉尘飞动)。如,沙石,风沙,沙尘,沙砾(沙和碎石块),沙漠,沙丘,沙滩,沙洲(江河里由泥沙淤积成的陆地),沙枣,沙鸥。

  三、沙字的引申义

  沙字的引申义读作两个音,shā,shà。

  (一)shā

  1.像沙一样细小的东西。如,沙糖,豆沙,铁沙,金沙。

  2.主要由沙子组成的沙地。水边的叫沙滩;水中的叫沙洲,如,橘子洲;无水的叫沙漠。《资治通鉴·第二十九卷》:漠北地平,少草木,多大沙。如,撒哈拉沙漠,塔克拉玛干沙漠。

  3.海洋中表面堆积砂砾、贝壳等松散碎屑物质的岛礁。如,西沙,南沙,东沙,中沙,曾母暗沙。

  4.形容质地松散。(1)这块地很沙。(2)这个西瓜是沙瓤的。

  5.形容声音破碎嘶哑。眼眶陷了进去,嗓子也发沙。如,沙哑。

  6.未经打磨的,粗糙的。如:沙壳子(质地粗劣的小铜钞),沙模儿铜钱(即沙钱,质地粗劣的小铜钱),沙涩(粗糙)。

  7.没有开化的,粗野的,粗俗的。宋·江休复《江邻几杂志》:廛[chán]俗呼野人为沙块,未详其义,士大夫亦颇道之(世俗的人把野人叫做沙块,不知道具体意思,而士大夫们更这么说)。

  8.有河沙的地方。如,长沙,沙县,沙市,沙河市。另外,海南省三沙市(由西沙群岛、中沙群岛、南沙群岛等多个珊瑚岛组成,设西沙区、南沙区)。

  9.古文中有时通纱,指又轻又细的绢。《周礼·天官·冢宰·内伺服》:辨外内命妇之服,鞠衣、展衣、缘衣,素沙(辨别外命妇和内命妇所当穿的以下几种服装,即卿夫人穿鞠衣,大夫夫人穿展衣,士夫人穿缘衣,但里子都是白纱的)。

  10.四川、重庆方言把雌性的牲畜叫做沙。如,沙牛(母牛)。出自指母马的騇[shè]。后来泛指雌性动物。如,沙牛。

  11.音译用字。来自梵语,英文写作Shramana,音译作沙门。

  (二)shà

  11.在簸箕等工具摇动,使谷物里的杂物集中,然后清除。把米中的沙子沙[shà]一沙[shà]。

  四、沙与砂的辨析

  砂字为后起字,沙的俗体字,本义呈颗粒状的小碎石子,强调质地为岩石。白居易《续古诗十首》:何意掌中玉,化为眼中砂。如,砂纸,朱砂,矿砂,砂浆,砂轮。

  砂的引申义,指状如小碎石子的粒粒分明的物质。如,白砂糖。

  五、沙的衍生字

  沙的衍生字与沙及其引申义有关。读作shā,suō,sa。

  1.鲨,shā。(1)能吹沙的小鱼。《诗经·小雅·鹿鸣之什》:鱼丽于罶[liǔ],鲿[cháng]鲨(鱼儿钻进竹篓里结伴游啊,有黄颊鱼和小吹沙鱼)。(2)海中皮肤似沙的一种鱼。随着人们活动范围从陆地走向海洋,人们发现了鱼皮如沙的鱼,也称鲨。南宋·戴侗《六书故》:鲨,海中所产,以其皮如沙得名。现代研究表明,鲨鱼皮的沙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结构,鲨鱼全身覆盖着0.2毫米长的刚毛,这种独特的构造又称鳞盾,具有降低水流阻力和抗菌双重功能。因此,手摸时有沙粒的感觉。由于鲨鱼的英文写作shark,所以给人的感觉是音译了英文,其实不是。

鲨鱼皮上的鳞盾(来自网络)

  2.鯋,shā。鲨的异体字。

  3.莎,shā。莎草,即香附子。大多长在沙土或沙壤土,因此称之为莎草。

  4.挲,多音字。(1)shā。双手向两边散开。如,挓挲(手、头发、树枝等张开,伸开。也作扎煞)。(2)suō,引申为抚摩。(3)sa,引申为用手轻轻按着一下一下地移动。

  5.挱,多音字。(1)shā。解开,使松散。(2)suō,同挲。

  6.痧,shā。(1)麻疹的俗称,出疹时皮肤上有红色的丘状点。(2)中医治病的一种方法。用特制的刮子在身体的相关部位刮断皮肤表层的毛细血管,形成红点(出血点),用于治疗某些疾病,称为刮痧。

  7.桬,shā。古书上说的一种果树,花红色,果实无核,味道像李子。也有说是沙棠,花红色,果子似小苹果,可连籽一起吃掉。沙棠一般生长在沙地中。

  8.猀,shā。古代中国广西少数民族之一,他们可能生活在沙漠地区。

  9.髿,suō。头发下垂散乱貌。如,髦[máo]髿。

  10.硰,shā。沙岩,由石英、长石等碎屑成分占50%以上的沉积碎屑岩。砂岩是源区岩石经风化、剥蚀、搬运在盆地中堆积形成。岩石由碎屑和填隙物两部分构成。

  11.閯,shā。开门。

  12.桫,suō。唯一木本蕨类植物,也称桫椤。或许这种植物的叶子在风中相互摩擦会发出沙啦沙啦的响声。

  13.唦,shā。语气助词,一些方言用于一句话的结尾,表示揣度、停顿或祈使的语气,大致相当于“吧”、“嘛”。你吃肉,我们还是要喝口汤唦。

  14.裟,shā。音译用字。袈裟,来自梵语,英文写作Kasāka,是一种佛教僧众穿的法衣。僧人穿着的法衣是比较宽松的。

  15.逤,suò。音译用字。逻逤,亦作逻莎、逻挲、逻些,是唐代对拉萨(音译)的称呼。

  六、沙姓来源

  沙姓与有沙的地方有关。《左传·鲁定公七年》:齐侯、卫侯盟于沙。此沙邑又称“沙麓”,史称“河上之邑”(今河北省的大名县),实为沙洲。周襄王七年,宋襄公六年,前645年农历8月,沙麓因受漳河、卫河南北两相夹击的常年冲刷而发生崩塌,形成为一个大泽,史书又改称其为“沙泽”。

  据文献记载,沙姓的来源有:

  1.源于姜姓。炎帝的臣子夙沙氏的后裔子孙中,有以先祖名号简化改为单姓沙氏的。

  2.源于子姓。西周初,周王室封殷纣王庶兄微子启,建宋国。微子启后裔子孙中,有人被封于沙邑,因称沙伯。沙伯后裔子孙及国民中,多有以地名为氏的,称沙氏。

  3.源于国名。西周至春秋末期,有一个沙侯国,也称涉侯国、涉国(今河北省邯郸市涉县一带)。春秋末期至战国时期,涉国之地归属赵国。西汉时期,改为沙县,居住在那里的人便有以沙为氏的。

  4.源于少数民族。回族、满族、蒙古族、傣族、彝族、黎族、侗族、土家族、裕固族、苗族、佤族、赫哲族、鄂温克族等少数民族中,均有沙氏族人分布。

  沙姓如今人口约52万,按照人口数量排名第220位。

  诗曰:

  沙指极细小石粒,

  岩石风化形成的。

  泥沙俱下鱼龙杂,

  沙里淘金争朝夕。

  参考文献:

  1.谷衍奎《汉字源流字典》语文出版社,2008年版。

  2.李学勤主编《字源》,天津古籍出版社,2013年版。

  3.《康熙字典》(标点整理本),上海辞书出版社,2017年版。

  4.《辞源》,商务印书馆,1978年版。

  5.《辞海》,上海辞书出版社,2000年版。

  6.《实用甲骨文字典》陈年福编著,四川辞书出版社,2019年版。

  7.《说文解字》(最新整理全注全译本),孙永清编著,中国书店,2011年版。

  8.《国学大师》(网络版)。

相关文章